您好,欢迎访问本站专业配资网平台
  •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,那么赶紧使用Ctrl+D 收藏吧
  •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!

CPI跌破1%引通缩担忧?专家:理性看待经济形势,勿夸大风险

专业配资网 专业配资网 2025-11-12 7 次浏览 0个评论

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持续走低,PPI(生产者物价指数)连续负增长,经济相对疲弱,近期市场对中国经济陷入通缩的担忧不断升级。对此,专家指出,要以科学理性态度正视当前经济形势,不要夸大风险,随便扣上通缩的帽子。

1月份CPI跌破1%引发“通缩”恐慌

近一系列经济数据似乎不尽如人意。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1月CPI同比仅增0.8%通缩 百姓,PPI同比下降4.3%,已连续第35个月为负值,CPI和PPI均创下逾5年新低。另据海关总署统计,1月份外贸进出口录得差数值,进口下滑严重,贸易顺差3669亿元,扩大87.5%。其中,物价持续走低,1月份CPI跌破1%更引发“通缩”恐慌。广发证券分析师冯明表示,从CPI指标来看,目前情况属于“通货收缩”,但距离“通货紧缩”并不遥远。

对普通百姓而言,通胀是熟悉的,而对于通缩,则无太多切身体会。专家指出,通缩危害严重,其基本特征表现为:一是物价普遍持续下降;二是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;三是有效需求不足,经济全面衰退。“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不容小觑。”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:具体来看,一是内需疲软仍然持续。二是美元走强与全球需求疲软之下,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寒冬。这对国内避免通缩不利。三是产能过剩局面没有改观。

预计年内将继续适度投放货币

“通缩”狼真的来了吗?有观点认为通缩 百姓,物价至少出现连续3至6个月的负增长,才能被定义为通缩。

通缩 百姓_百姓通谱网官网_百姓通讯

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,从严格的理论意义上讲CPI跌破1%引通缩担忧?专家:理性看待经济形势,勿夸大风险,通缩表现为物价持续下跌影响到消费CPI跌破1%引通缩担忧?专家:理性看待经济形势,勿夸大风险,消费不振又阻碍了经济增长。事实上,当前物价下跌是供给端造成的,比如包括油价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,电商等新型业态发展降低了商品成本,并非百姓消费需求低迷所为。

当前“通缩”隐患仍然存在,特别是PPI连续负增长不容忽视。徐洪才说,PPI下跌原因有四: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国内原材料工业品价格下降;二是电子商务发展迅猛,商品的物流成本下降,导致价格下跌;三是产能过剩,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;四是内需不足导致物价下跌。“前两个因素不需治理,是好事。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能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,电商带来的价格下跌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。”徐洪才说,对于后两个因素造成的通缩隐患,我们也有足够的办法化解。

徐洪才指出,产能过剩属于结构性问题,需要深化改革,调整结构,加大对外投资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。目前“一带一路”、京津冀、城镇化、基础设施等建设的启动,都将带动经济发展,化解过剩产能。“而内需不足必须通过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解决,通过货币投放来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,因此建议今年再次适当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通缩 百姓,同时,还应降息CPI跌破1%引通缩担忧?专家:理性看待经济形势,勿夸大风险,适度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。”徐洪才指出。

事实上,央行也正在行动。从去年11月21日到今年2月4日,央行降息后又降准。业内人士预计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,预计年内会继续适度投放货币。

----------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-----------